当木屑颗粒机新模使用堵塞后,或者环模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不用再重新使用不能出颗粒,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钻头把物料钻出来,或用铁钉把它打出来。但妒.5以下的模孔并不那么容易处理,用手枪钻打孑L有诸多不利因素,遇到这种情况,笔者采用油煮环模。其具体做法是:用铁制油盘,放入废机油,再放入堵模,使堵模全部浸入油内;然后在油盘底部加温,直至模孔内物料有爆裂声,就可以取出环模,冷却后重新装机;调整好后按原来操作方法开车,这样能够迅速把原来堵住模孔的物料清除掉,对环模原有光洁度也不会有损坏。
生物燃料是利用木材、木屑、木屑、桉木、桦木、杨木、果木、竹屑、树枝、木屑、树皮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,经过粉碎、加压、增密、成型,成为小棒状固体颗粒燃料。颗粒燃料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木屑、秸秆等原料进行挤压而制成的。
经常会有客户问到木屑颗粒机制粒时怎么调节水分?需要加多少水等等问题,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,大家可能以为把木屑或者其他粉末加工成颗粒是要加水的,其实不然,接下来我们针该问题进行阐述。制作木屑颗粒是不需要加水的,颗粒水分的控制主要来自原料水分的控制。原料水分要求在8-12%,只有达到这个要求,才能制出颗粒。所以颗粒在制作过程中就不需要再加水,如果水分过大,就会影响颗粒的成型。
试想一下,如果原料事先没有达到这个含水量的要求,在制粒过程中盲目的加水,你能保证制粒过程中原料水分含量吗?加水多了,颗粒不易成型,出现断裂、松散的情况。加水少了,也不利于颗粒的成型,原料过干,粘合性变差,原料就不容易挤压到一起。所以制粒过程中千万不要茫然加水,控制好原料的水分才是关键。
怎么判断原料水分是否合适呢?
1。一般来说木屑原料水分可以通过手感来判断的,因为人的手对水分敏感,可以抓起一把木屑原料看能否握之成团,同时我们的手又感觉湿润,凉爽,没有水分滴落,松开以后原料能够自然松散,这样的水分压制颗粒为合适。
2。有的水分测量仪,将测量仪插入原料中,如果显在8-12%,就可以放心的制粒了。